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做中国的外交官听起来好听,做起来却挺苦,尤其是老一点的外交官。

八十年代初期,外交官们把大使馆戏称为公使馆。原因那时候除了大使外,大家基本上都不能带夫人,全馆工作人员都是公的。常听到人抱怨说不需要的带了夫人,需要的却带不来。后来慢慢地国家准许带夫人了,但是不让带孩子,据说不少驻外人员的孩子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,没有父母在身边,不能成才甚至走上弯路。这么安排是文革遗留下来的传统,也许是怕夫妇两人在一起容易发生叛逃的事情,政府阶级斗争的玄绷得还是很紧,出门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一起行动。那时候工资也比较低,好在吃住行都是国家给掏钱,临行前还能政府掏钱给做一身西装,那每月一两百美元就算是能小心翼翼地积攒起来,没有地方花也不敢花,三四年下来还能带一笔小钱回国。

好容易熬到九十年代初,外交部终于意识到需要与时俱进了,给所有驻外人员增加了工资。一个三等秘书大约一个月也能拿个七八百美元,一个参赞能拿一千多美元,和国内的平均工资比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,但和所在国的生活水平比,还是捉襟见肘。尤其是想到回国探亲,总该给年老的父亲母亲买点营养品,给儿子女儿买点玩具和衣服,给小姨小姑小舅小叔买点美国特色的东西,且不说还有单位同事街坊邻居,总是有点伤脑筋的问题。

手头的钱毕竟比十年前稍微多了一点,买到便宜但质量不错的东西于是成了九十年代使馆里的一项绝活。那时候一到周末,便看到中国大使馆的车在各大郊区购物中心四处游荡。我们常常开玩笑,使馆里被安装上的窃听器,99%的时间里FBI整理翻译的内容都是哪个商店的东西在减价。那些跟踪中国外交官的FBI便衣们也没日没夜地陪同到处跟这中国外交官们逛便宜货商店,

驻华盛顿使馆里一位博士精明能干。每周五下午,便给方圆五六十英里的所有的厂家直销店打一轮电话,哪里有降价哪里有促销一律门清,再把博士当年毕业设计的智商拿出来设计一下最快的路线图,常常一趟车回来就满载而归。有时候,博士为了一双两美元的降价靴子不惜一口气开出六十英里路, 回来一看满心欢喜。一个月后,某个正式场合一穿,坏了,原来一只三号一只四号,怪不得人家要降价。

美国商店退货政策一般比较宽松,一两个月内拿过去退,人家一般都二话不说就把钱找给你。那时候国内商店的态度和今天比就跟旧社会和新社会的差别一样,商店一般还是国有居多,门难进脸难看,卖东西如嫁女儿,一经售出概不退货。美国商店的退货政策对购物狂来说简直是天堂,看到便宜的东西先拿下再说,否则会被别人给抢走了,不愿意要还可以来退货。那时候中国驻外使馆用车制度还没有改革,都是公家的车, 反正开车和汽油不要钱, 哦, 应该是不要自己的钱, 国家的钱都不算钱, 这可不, 公有制的优越性顿时就体现出来。博士一看,不行,一口气来回一百二十英里,把这双两美元的鞋子给退了。

就靠着这契而不舍的专业精神,博士成了使馆购物权威专家和指南,很多外交官和夫人每到周末就同博士套近呼,或者干脆就学习FBI的伎俩,直接跟踪博士的车辆,也能发现不少便宜的好东西。

COUPON这种东西在美国早期的留学生和外交官夫人们一般很熟悉,大多是厂家或者店家用减价的方式来促销的手段。博士的夫人COUPON拿手水平可以上华山论剑,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她去买一只两美元的牙膏,选在某个特殊促销的日子,所有商品那天降10%,一个厂家COUPON减掉一美元,再用一个店家的COUPON,再减去一美元。最后结帐的时候,她拿走了一支牙膏,商店还倒找给她两毛钱。 

过去这十年,国内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,而外交官的工资基本还没有动。而且夫人或者丈夫随任也越来越是个大问题,十几年前大家都在国有单位,一走三年基本还能把位置给你留着。而现在单位的政策是,人一走位置就没有了,单位也有赢利压力,人家凭什么把位置给你留着,很多夫妇也就不能不考虑自己的事业而放弃随任,导致人们越来越不象过去那样情愿去驻外。我的一个朋友,夫妻俩都快四十的人了,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,过去十多年,就没有多少日子能在一起恩恩爱爱,想起来都有些伤心。

听说十多年后的今天, 外交官的工资制度又在酝酿改革。公车制度已经取消,车由私人购买,每个月政府给一定的补贴。希望这些改革能尽快到位,把不该浪费的省下来,让外交官们也能有不愁衣食的日子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文勇

王文勇

68篇文章 110天前更新

投资人,前外交官。

文章